——外八庙之一的普乐寺因磬锤峰而兴建
——外八庙之一的普乐寺因磬锤峰而兴建
磬锤峰与承德佛教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,修建在磬锤峰山脚下的普乐寺在佛教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。乾隆年间,国师章嘉活佛对乾隆皇帝谏言:磬锤峰是佛教守护神“大自在天”的依止处,在该地还有一座吉祥轮胜乐智慧坛城。乾隆令章嘉活佛在磬锤峰脚下修建了外八庙之一的普乐寺。
章嘉活佛
大自在天
——宝山寺摩崖造像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
宝山寺摩崖造像共有七尊。分别为弥勒佛、七世达赖、宗喀巴、五世班禅、不动金刚。殿外有吉祥天母、米拉日巴。磬锤峰摩崖造像古朴严谨,雕刻精美细致,线条流畅自然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。2008年磬锤峰摩崖造像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宝山寺摩崖造像对研究佛教文化、清代佛造像艺术增添了新鲜的颜色,填补了燕山文化摩崖石刻的空白。
弥勒佛
七世达赖
不动金刚
米拉日巴
吉祥天母
五世班禅
宗喀巴
——名僧修宝刹,圆寂磬锤峰
清代名僧麻祥,拿出多年的积蓄,在磬锤峰北侧的石壁刻佛建寺。宝山寺建成后,麻祥吃住在山上,念经不止,一直到去世,葬于寺东南,公园内,现存麻祥墓。